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9章 纸人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逐渐消失,而在地上,留下一大滩汽油。

    小刘慌忙跑进了屋内,他默默掏出兜里的钱,瞬时,他张大了嘴巴,那是一张大面额的冥币,而在手机录制的视频里,那个中年人,赫然就是一个纸人。

    纸人风波引爆了整个互联网,网上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,但最终只能以“恶作剧”的方式结尾,因为这种灵异事件,没人能说清缘由的。

    不知在那本古书上,我看过这样一个说法,在死者下葬之前,纸人的眼睛是不能涂上的,否则,纸人便会有了灵魂,从而在人间兴风作浪,危害一方。

    因为这件事就发生在我身边,我对此显得格外关注,然而纸人风波已经结束,网民的眼球已被“yy主播忘关摄像头”等门事件吸引去,而我也忘记了这件事,就像它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。

    中秋佳节,我去了一个边远的村庄,去拜访一位民间高人。

    他是个瘸子,整条捣鼓着木头,但我知道他学过《鲁班经》,因为鲁班也是个木匠,在我认识的许多人里边,木匠都是会法术的。

    我想从《鲁班经》里找出改变自己命运的方法。

    我见到他时,他正全神贯注的制作一把木椅,旁边放着一碗凉白开,里面还有一些锯末,我没敢去打扰他,饶有兴致的看他工作。

    “你后边有人吗?”师傅把一块木片敲进木卡处,使椅子变得更牢固,他说这句话时并没有看我。

    但我已能辨别出,眼前这位绝对是个高人,我没有回头,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道:“有人!”

    (学《鲁班经》要承受某些代价,比如孤、破、残,师傅问我的这句话,他想知道我的决心,后边有人并不是指我身后,而是后代,我不想绝后)

    “喝点水止渴吧!”师傅乐呵一笑,拉过木椅,他拄着拐杖站起来,又小心翼翼的坐在了木椅上,脸上露出满足的神色,很显然,他对自己的杰作非常满意。

    我端起遍布锯末的碗,连吹几口气,趁锯末没再度汇集在一起时,赶忙喝了几口。

    “想学这门手艺可不容易!”师傅叹了口气道。

    “只要有其独到之处,一定会传承下来的!”我认真的道。

    “这句话倒是很中听。”师傅满意的笑道,“鬼门大开时你再来吧,我会挑出适合你的手艺。”

    我欣喜的点了点头,本想着给师傅磕几个头,可是想到这并不算拜师,而且他也不会收我当徒弟,也就躬身行了个礼。

    “我叫林笑,不知该如何称呼您?”我恭敬的道。

    “叫我陈木匠吧!”陈师傅半躺在椅子上,已经闭上眼小憩,班门的规矩我懂,当下再次行了一礼,这次后退几步,转身离去。

    如果我完整的学了《鲁班经》,估计我以后的人生会更加困苦。

    幸好陈师傅并不打算完全教给我,这样也就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,然而,我仍是怀疑,《鲁班经》真的能改变我的命运吗?

    当我走出村庄的刹那,我心中已有了答案。

    一个否定而苦涩的答案!

    《鲁班经》又名《缺一门》,有人将之看成鲁班的诅咒,其实这本书成名较晚,以至于后人完全不知道它是不是鲁班所传,网上流传的版本是有上中两策,不过内行看门道,真正的《鲁班经》一共三本,至于内容也不像百度上所写那般。

    在这个浮躁的社会,网络言论大多是虚假的,不过我曾在天涯论坛看过一个直播贴,里面所述的《鲁班经》跟我了解的有异曲同工之处。

    真言只有三五句,说破不值一文钱。

    鲁班即公输般,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工匠。精于木、瓦、石凳多种技艺,曾为楚惠王制造攻城的云梯。创造了多种工具,是人们心目中的神奇人物,被后来的工匠们奉为祖师爷。

    传说鲁班有三个徒弟:大徒弟叫张大,是石匠,使红线,被称为“红线上的”;二徒弟叫陈齐,是木匠,使黑线,被称为“黑线上的”;老三叫李春,是瓦匠,使白线,被称为“白线上的”。

    我走访了许多地方,鲁班并不像书上所言只是民间偷偷祭拜的对象。

    几乎全国各地,都有鲁班的弟子,只是地域特色不同,祭拜方式不同罢了。

    在河北一带,每年农历五月初七鲁班生辰之日举行祭祀活动,届时木、瓦、石等匠人聚集一堂,身着长衫、手执寿香,抬着祭品到鲁班庙燃香摆供,虔诚叩拜,同时搭台唱戏,举办宴席,盛况空前。

    在青海一带,则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五鲁班忌日举行活动,在鲁班牌位前陈巨灯8台,悬纱灯4盏,寓有四象八卦之意。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