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44章:知识传承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忽然。水印广告测试   水印广告测试

    操场一侧人头攒动,陆尊指挥官居然亲自到来。

    随之而来的,还有大量的媒体记者。

    却见陆尊站在人群之中,精神抖擞,笑容满面。

    “其实,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举措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不必这么兴师动众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华夏千年文明,早就应该被合理的传承。”

    “所有的复杂程序,都省略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节约时间,让孩子们进馆参观、学习!”

    陆尊却是没有架子,衣着也只是一件灰色中山装,非常朴素,他几句话就算是做了开场白。

    忽然记者喊道:“那边那位,是不是陆尊指挥官的独子,也就是元宇宙中,少年秩序小队的队长?”

    “他怎么还在那里排队,他应该跟着陆尊指挥官,首批参观才对!”

    所有人的目光,又看向九正玄。

    他其他同学一样,站在高三·11班的队列中。

    却见九正玄朝各路记者点头示意,但身躯丝毫未动。

    “呵呵。”

    陆尊爽朗一笑,“即便是我的孩子,也不能享有特权,他此时是这里的学生,就应该按规矩排队,我不会唤他,他更不会主动离队。”

    “最高指挥官也好,秩序小队队长也好,本质都是为他人服务。”www.

    众人赞叹不已。

    陆尊指挥官深明大义,他的儿子九正玄,更是懂规矩!

    有这样的父子,真是我们两大扇区的荣幸!

    秦衣冠静静的看着这一切。

    九正玄有这样的行为,应该是发自内心的,他向来懂规矩。

    他口口声声正义光明,其实也可以换个角度想,他是被正义所裹挟的存在。

    至于那个陆尊。

    人设立的是真稳。

    娇珑的话,其实已经印入了秦衣冠的内心,他看着这个冠冕堂皇的陆尊,感觉哪哪都不对劲。

    他做这么多举动是为了什么呢?

    他所做的都是面子工程,记忆档案馆虽然实际,但他第一时间刷了个脸。

    难道,是他是为了开脱某些罪责?

    比如。

    纵使山崩地裂,生灵涂炭,人们也绝不会怀疑他这个一心为民的指挥官?

    ...

    “欢迎光临,024号记忆档案馆。”

    人工智能机器人,在前方引路,用清脆的而舒缓的女声播报着。

    “人类,有些记忆转瞬即逝,有些记忆刻骨铭心。”

    “但无论如何,这一切都会随着人类的死亡,而烟消云散。”

    前方,是一颗人类大脑的全息投影,由蓝色的线条构成,晶莹剔透。

    四周的大厅,崭新而干净,各种机器人来回穿梭,充斥着令人着迷的科技感。

    “我国古代,有匠人鲁班,神乎其技。”

    “他的工艺技术,领先世界百年有余,甚至有些独到的机关技术,已经堪比后现代科学的机械设计。”

    “他留有著作《鲁班书》。”

    “但可惜,无论后人如何研习,终究没能重现鲁班风采。”

    “假设,我国抗战时期,能获得鲁班的技术的加持,将战争缩短10年,也并非痴人说梦。”

    “假设,神农尝百草的记忆,能永世流传,那么现实中的‘冠毒’可能早已经被攻破。”

    “假设,东汉王充,撰写《论衡·谈天》时脑中的所想,能被具象成画面,被后人观看,那么可能在1900年前,人类便了解了宇宙。”

    “泱泱华夏,人才辈出,本应该成为千年大国,但因为信息的断档,令我们落后于世界。”

    “那无数珍贵的记忆,终究化作了漫天繁星,消失不见。”

    此刻。

    半空中那个虚拟投影大脑,忽然开始闪烁。

    一道类似于电流的光芒,从那大脑的一侧亮起,旋即那大脑内部,亮起了数千万条脑神经,之前那道电流,像是被分散了的闪电,沿着那些脑神经,绽放开来,异常璀璨。

    机器人解说道:“人的思想,都是无数条脑神经交互的结果,我们通过其中的生物电轨迹,记录了整个交互过程。”

    “当我们把这些轨迹还原时,也同时重现了那段大脑思想,也就是一段记忆。”

    “这也是,我们记忆档案馆的核心原理。”

    秦衣冠随着同学们,不断的行走。

    四周的一切都令人耳目一新。

    两侧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橱窗,橱窗上的电子屏幕内,都有对应的说明。

    ‘xxx数学家——高等数学记忆(254kb)’

    ‘xxx作家——成语技巧(305kb)’

    ‘xxx钢琴演奏家——乐感记忆(160kb)’

    同学们心怀敬畏,因为是纯粹数据的缘故,这些记忆的体积并不大,但绝对是人类的知识的承转,记忆的精华。

    而且,其中的xxx家,本人都已经去世,他们像是旧时代捐赠遗体那般,捐赠了最珍贵的知识。

    后人们可以像是阅读书本一样,去阅读那些记忆,醍醐灌顶也好,灵犀一点也罢,前人的经验积累,知识浓缩,会让现代人的学习速度,得到数以百倍的提升。

    “这档案馆一定还有地下室。”

 &nbs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